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是否继续?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浮市农业农村局 > 政务公开 > 农业新闻
“甜蜜产业”结出“致富硕果”
发布时间:2025-09-11 10:23:33 文档来源:云浮日报 查看次数:- 【字体:

——通门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育并举”助力产业发展

yfrb0910007_001_01_b.jpg

  云浮融媒记者 罗强 通讯员 李浩标

  当前,正是黄金百香果的丰收季,郁南县通门镇山间田野金黄一片,藤架上一个个、一串串饱满的果实坠满树梢,采摘的农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推进以来,通门镇坚持“政策扶持+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合理利用山多田少,传统农作物产值低的现实,通过土地流转、人才引育、科技引领、深度挖潜等举措,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甜蜜产业”真正结出了“致富硕果”。

  从“闲置山地”到“黄金果园”

  “通门镇地处粤西山区,以前种水稻、养鸡鸭,忙活一年也就够糊口,年轻人都往外跑,是出名的外出务工大镇。现在有了新产业,农民有了新希望,回乡创业或有想法回家乡做事的人多起来了。”冲枚村村民朱伯说。

  朱伯所说的新希望,来自通门镇党委、驻通门镇帮扶工作队合力引进的“钦密9号”黄金百香果产业。该镇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种植模式,积极引导村民扩大种植面积,邀请科技特派员从搭架、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同时,农村党员以实际行动引领村民规模化种植特色农作物,有效解决了过去因市场、技术、交通等因素导致的种植热情低迷问题。

  “‘钦密9号’甜度高、口感佳、适合山地种植、市场接受度高,零售价在10元/斤左右,产品供不应求。如今,通门黄金百香果种植面积已从20亩扩展到3000多亩,年产量超700万斤,黄金百香果已真正成为富民兴村好产业。”朱伯说。

  从“引进专家”到培育“土专家”

  走进通门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展示大厅里,蜂蜜、土鸡蛋、南药、番石榴等产品琳琅满目,而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应季的黄金百香果。电商直播间里,直播台上摆满各种型号的百香果,本地网红正在介绍产品的特点、价格等。培训室里,专业人士正在为创业青年进行直播卖货培训。

  据了解,通门镇通过“柔性引才”机制,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建立合作,邀请果树专家定期驻点指导,手把手教村民技术,培养出一批“土专家”。并由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牵线,与电商平台合作,定期开展直播带货培训,村民们拿起手机就能把果子卖到全国各地。据了解,今年以来仅通过微信小程序、抖音直播间平台就卖出了5万斤百香果。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通门镇积极发动村内创业青年、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参与黄皮节、特色农产品推介等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推动“村企共建、村村结对”,去年通过“三水消费帮扶通门镇特色农产品专车”方式,把150箱约1000斤百香果送达佛山市三水区两家组团单位。

  同时,村民探索农旅融合模式,结合采摘体验、百香果主题研学等,将产品销售与乡村旅游结合,创造多元收入。此外,还与当地饭店合作研发百香果衍生产品,如“百香果汁淋鲈鱼”“百香果鸡蛋羹”等特色菜品,让果香飘出深山,让“小果实”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2025-09-11“甜蜜产业”结出“致富硕果”
  • 2025-09-04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商会议
  • 2025-09-03现代乡村养殖人才培养——云浮市农村职业经理人暨畜牧与水产养殖人才培训班盛大启航
  • 2025-09-01云浮市举办基层农业农村统计业务培训班
  • 2025-09-01拓展品牌价值 延伸产业链条 郁南县推动无核黄皮从“低端模式”跃升“高端业态”
  • 版权所有(c)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云浮市人民政府   
    云浮市农业农村局 制作和维护    联系电话:0766-8923303   单位地址:云浮市云城区兴隆路45号   
    ICP备案: 粤ICP备09015554号-1    网站标识码: 4453000050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