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公布的2023年广东营商环境评价中,我市“获得金融服务”指标排名跃升全省第5名,在2022年大幅提升12名的基础上再向上提升了3名,排名仅次于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4个GDP超万亿城市。我市金融业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翻身仗”的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我市金融服务水平,主要做到“四个加强、四个注重”:
(一)加强政策研究,注重宣传推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领导对金融工作专门开展深入调研,高位统筹推进全市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我市先后出台《云浮市优化获得信贷能力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云浮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云浮市贯彻实施“金融倍增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工作方案》《云浮市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关于印发云浮市推动企业上市(2023-2026年)行动方案的通知》等多份金融政策措施。同时,针对不同领域多次举办融资对接会,并开展“送金融政策进企业”“金融政策镇域行”等宣传活动,力争各市场主体对金融政策“应知尽知”。
(二)加强协调联动,注重督导引导。我市围绕金融相关评价指标,印发《关于建立云浮市提高企业信贷获得率工作联动协作机制的通知》,对标评价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和压实各职能部门责任。同时,针对我市为欠发达地区,在评估贷款余额、规模、户数等绝对总量的指标得分低这一不利因素,加强对各银行的督促指导,每季度通报各银行在各指标的排名情况,对各指标前3名进行表扬,对后3名约谈,并对银行的亮点做法及时在网站、公众号及《云浮日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在银行间形成了比学超越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机制配套,注重补齐短板。针对评价指标中的短板弱项,我市下狠劲抓配套机制,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和优化服务,堵塞失分漏洞。例如我市在财政困难情况下设立了3笔3000万金融资金,分别为云浮市融资担保基金、青年创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和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支持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例如针对我市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直为0的问题,市金融管理部门会同市市场监管局专门组织会议研究,并召开多场政策宣讲会强力推动,使我市4家农商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现零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四)加强金融创新,注重先行先试。我市通过“政府引导、统筹安排、各方参与、试点先行”的工作思路,引导金融业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金融创新,并通过积极发掘后,近年来先后梳理出“率先整市开展‘县域普惠金融’项目”“率先开展‘美丽圩镇+信用村建设’项目”“率先推行金融顾问机制”“ 率先建设‘防范非法集资+政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全省首创“政银企村共建”养殖小区投融资模式” “率先构建“市+县+镇+网点”综合首贷服务网络”等多项特色亮点工作争取列入加分项。其中“整合涉农数据,开展整村授信”的创新做法被列为全省18条典型经验之一;“政银企村共建养殖小区”投融资模式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现代设施农业投融资模式和案例选编》的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