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展会海外直播活动,助力云浮石材“出海”
云浮融媒记者 林瑞荣 刘烁
秋日的“石都”云浮,比别处多几分铿锵。10月18日-21日,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六届云浮石文化周在云浮国际石材博览交易中心举办,以石闻名的云浮,再次站到世界石材产业的聚光灯下。
从“路边作坊”到“买全球卖全球”,从“沙锯大切水磨”到“智能一体化桥切”,从加工“本土菱红云石”到“最全花色门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云浮现代石材产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十多年。如今,面对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云浮石材产业来到了新的路口。
回望四十多年足迹
体悟荣光与挑战
新世纪以来,云浮办了二十二届石展会,十六届石文化节(周),如今热度依然,政府搭台支持产业发展的用心拳拳。
本届展会参展企业共100余家,涵盖了矿山、加工工艺、机械、辅料等全产业链,除石博中心主会场外,还布局宇航实业、永光国际石材大板市场、石通天下国际石材批发中心、海岸全球石材大板市场、百家国际石材城5大分会场,总展出面积超15万平方米。
展会上,“美学设计+精品体验”创新采购模式,推进“石材+泛家居”跨界整合,邀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等重要代表参展,对接专业采购商与设计师资源,让商家更好把握市场新风尚。
本届石展会和石文化周致力于打造“常年展”“精品展”“总部区”,体现云浮石材产业求新、求变之心。在当前房地产下行、新型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基建边际效应递减、国内产业突破的时代背景下,重构云浮石材产业“叙事”,意义重大。
回望云浮石材40多年的产业化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现代产业的诞生、兴盛与演变,都与时代息息相关。看清楚怎么来,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怎么走。石展会是一面镜子,一路走来的足迹也同样重要。
水头卖石头,云浮做功夫。在石材界,水头和云浮的相互比较是热门话题。大家普遍认为,与福建水头相比,云浮石材产业在细分领域尤其是工艺方面有较大优势,但“小、散、弱”的特征明显。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但并非全貌。其实这也是时代所造就。
上世纪80年代,大山深处的山区乡镇富林、324国道云浮段两旁,第一批石材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老一代石材人靠着“一台鎅机、一副水磨”,将云浮打造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石材产业集群之一。
云浮石材产业,有着“山区突围”的鲜明特征,带着山区人勤劳务实的精神写照;而水头,更多是“向海而兴”,多年来勇于规模扩张。
如今,云浮石材企业超过7000家,从业人员近20万,每年板材加工能力近亿平方米,工艺精美度闻名遐迩。但云浮规上石材企业不足百数,实力石材企业、品牌企业偏少,这些都是云浮石材产业特点的“明证”。
其实,云浮石材有一个优势长期被忽视——云浮“百里石材长廊”之外,还有众多“石材城”散落在珠三角乃至更广阔的区域,数以万计的云浮人在外地城镇,开设石材门市部;数以十万计的云浮人,从事石材装修工作。这是云浮石材产业最坚实的“底盘”。
云浮人更多做C端的生意,而水头更多是做B端。
“云浮石材最大的优势在于工艺。”很多云浮石材人都这样说。在记者看来,这个工艺优势,来自云浮400多年石材业发展史的积淀,来自云浮石材匠人、石艺大师的孜孜以求,来自数以十万计的石材工人雕琢锤凿,也在于数十年与客户间的直接互动——云浮石材的产销场景,更多是直接面向“消费终端”。
从本届石展会看,云浮石材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因为云浮的需求是“全面的”。历届石展会,海外客商都络绎不绝,意大利、土耳其、伊朗、巴西的矿主亲自带货,一些“明星”石材品种如莎安娜等在市场长盛不衰,成为商家、消费者的宠儿。
石文化节(周)也彰显云浮石材工艺的“底蕴”。近年来,云浮石艺走进国家版本馆,在国内屡获大奖,一些优秀石艺作品走红出圈。
更重要的是,植根于岭南文化的云浮装饰美学,一直通过云浮广阔的“门市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引领石材装饰风尚。
房地产下行冲击需求,基建增速放缓,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多变,让云浮石材产业持续承压。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石材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各种石材竞品“花样百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
荣光与挑战并存,云浮石材产业到了必须“二次创业”的时候。
重构产业生态
书写岭南石材装饰美学新篇章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面对“多重门”的挤压,云浮石材产业正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以前靠走量,现在必须做精品。”一家石材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将业务重心转向高端家装和个性化定制,“虽然量小了,但利润反而提高了”。在云浮石材界,从“大路货”向“精品化”日渐成为共识。
智能制造为石材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云浮一家智能化石材工厂,机械臂精准切割石材,整个生产过程数据驱动。
数字营销正在改写石材营销模式。人工智能时代,通过数字化技术,客户可以在云端实时查看石材纹理和装饰效果,直播卖石材成为新时尚。一批石材企业借助跨境电商,直接将产品卖到海外消费者家中。
产业链延伸也在加速推进。石材文创、石材家装定制、石材工艺品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一家石材企业开发的石材音响、石材香薰灯等产品,受到市场的追捧。
“石材不是冰冷的建筑材料,而是有温度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云浮一位石艺师说。这种理念的转变,代表的是“石材加工”向“石材创造”跃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正值广交会期间,云浮几个“重磅”级的活动集中举办,除了石展会,还有第三届RCEP产业合作大会、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等。这其中透露出的信号是:“出海”,是清晰的“风向标”。
主动对接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云浮石材产业“再突围”的重要机遇。2024年,云浮市出口石材制品9.1亿元,同比增长17.6%。
拓展新兴市场成为共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石材需求旺盛,为云浮石材出口提供了新空间。与此同时,国内城市更新、美丽乡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在这种形势下,云浮长期面向“C端”的优势值得充分开发利用。“门市运营+美学方案+工艺服务”,“出海”与“下沉深耕”更容易“接地气”。
而重塑岭南石材装饰美学的产业生态,已经到了年轻一代石材人的肩上,或者说,已经到了真正掌握“产业密码”的经营人才肩上。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的云浮石材装饰美学,是云浮石材向新而生的重要路径。
还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在外的云浮石材门市部,多数会打出“云浮石材”的招牌,这些年已经不多见。其实,云浮注册有“云浮石材”集体商标,但在此基础上打造云浮石材区域公共品牌,还没足够凝聚起“散在四方”的云浮石材人的力量。
云浮完全可以借鉴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案例,打造有影响力的、助力“变现”的区域公共品牌。
“石材产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永恒的产业。”云浮一位石材人说,“石头就在那里,看你怎么用它。”
石头无言,却能见证时代变迁。云浮石材产业的故事,正如那历经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岩石,只有经过匠心的打磨,才能焕发出夺目光彩和不朽价值。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 -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