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兴县紧盯银发经济产业“风口”,精准对接全县老年人高频需求,从医、食、住、游、学等方面加快构建全链条康养体系,持续推进养老事业各项产业项目布局,竞逐银发经济新赛道,全力打造大湾区“休闲康养地”。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新兴县成功入选“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变“有居”为“优居”
新兴县以作为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县为契机,加快健全城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促进养老服务的供需适配,将“夕阳事业”培育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优化整合养老机构。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全市第一家医养结合敬老院——新兴县康养服务中心,为全县长者提供康养、医养与养老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吸引280多名长者入住。2024年继续推动完成县康养中心改造,新增130个养老床位。同时优化养老机构管理服务,建成3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开展专业化运营管理,为全县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日间托管、临时托养、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综合性养老服务。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实行“政府搭台建设,热心企业资助,社区积极参与,委托机构运营”的模式,投入260多万元在县城建设4家长者食堂,形成15分钟助餐服务圈,日均服务长者助餐达200人次。推动餐企参与助餐服务,在天堂镇宏利饮食店、六祖镇盛坊农家菜馆、天堂镇朱所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六祖镇许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开设长者食堂,将老年助餐服务延伸至村级,增加乡村餐馆的客流量,降低空位率。推行智慧养老。推动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因地制宜制定适老化改造清单,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改造居家地面防滑,安装适老家具(护理床、坐便椅)以及智能设备(一键呼叫系统),促进智慧养老产品发展。2024年全县共完成398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安排落实“适老化改造”补助资金119.4万元。
推进医养深度融合
有“依靠”更有“医靠”
新兴县统筹基层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新模式,在医疗机构扩展养老功能,保障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推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建设医养结合专区。推动县级医疗机构增办医养结合业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就医、出院随访、临终关怀及生活照料等各项服务。盘活闲置医疗资源,规划依托原新兴县人民医院旧址和新兴县中医院旧址,延伸开办疗养院或康养院。将镇级卫生院闲置的病床改造成“医、养、护、康”一体化床位,如2024年天堂镇中心卫生院利用升级建设项目,打造100张医养结合床位。开展特色医疗服务。推动县内各医疗机构开设推拿、针灸、食疗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中医诊疗、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干预调理等服务。目前全县129个村级卫生站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75%以上。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探索发展医养结合新型产业。向省申请2025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381.08万元支持医养结合项目发展,用于5个镇级卫生院(新城、车岗、稔村、太平、六祖)改建适老化设施,共改造300多张护理床位及配套适老设施,并开展以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疾病诊治、护理康复、安宁疗护为主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
发展康养旅游产业
变“养老”为“享老”
立足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新兴县持续构建“康养+旅游”发展格局,开拓银发旅游市场,以全域旅游打造大湾区“休闲康养地”。在完善康养旅游配套方面,该县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着力塑造“参禅文化游、休闲生态游、温泉养生游和美丽乡村游”四大旅游品牌,培育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旅镇村、旅游风情小镇、精品旅游路径和100多家乡村酒店(民宿),如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打造以禅文化为主题的盧溪竹苑民宿,“醉美天露·多彩里洞”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沿线布局玉珑民宿、树贤农庄乡村酒店等多家绿色生态体验型乡村酒店(民宿),提高康养旅游的承载能力,实现以发展康养旅游促进乡村建设和治理,以乡村振兴助推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现代化康养文旅产业园方面,在六祖镇洒落村引进新兴县禅正康养文旅度假区项目,总投资约13.38亿元,规划用地800亩,以禅文化为主题,打造集“礼佛”“修禅”“中药养生养老”“禅农生态园”“休闲度假酒店”“娱乐游乐园”等六大主要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新型健康养生和健康服务产业园,为老年人提供多元文旅产品。
办好老年教育
让“余热”更“火热”
聚焦老年文体服务,加强终身教育保障,为老年人提供大众化、普惠性和公平性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老干部大学。以创建“全省县级示范性老干部大学”为目标,统筹推进县镇一体化老干部大学建设。与温氏集团、翔顺集团等企业共建社区分教点,与天堂镇、六祖镇等镇政府共建镇分校,建成布局合理、各方广泛参与、教育服务功能齐全、运作高效、覆盖完善的“校本部—镇分校—社区分教点”的新型老年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保障体系,这是该县老年教育“城乡一体化、县镇一盘棋”的成功实践。2024-2025学年招生人数突破1000人次。释放银发新潜力。完善“新晖银发人才库”建设,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校务志愿服务队、医护志愿服务队、通讯员志愿服务队等4个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年学员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送戏下乡、春联义写等各类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