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移动版
 |  长者助手  |   长者专区  |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它文件 >正文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广东的若干意见》建设和谐云浮的实施方案
  • 时间:2005-12-20 00:00
  • 来源:
  • 浏览:-
  •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广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建设和谐云浮,结合云浮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建设和谐云浮的重大意义和总体目标

1、建设和谐云浮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山区经济强市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社会民生,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社会治安形势仍然严峻等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切实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加快建设山区经济强市进程,建设和谐云浮,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建设和谐云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采取措施,扎实做好云浮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以发展山区经济为中心,以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为重点,以繁荣先进文化为支撑,以创建“和谐云浮好班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保障,统筹并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民生宽裕、公正法治、安定有序、团结友爱、文明活力”的和谐云浮,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与稳定和谐、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党群干群关系和谐、执政能力与时代要求和谐。

民生宽裕,就是全市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社会保障健全,就业充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公正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们都能享有各项权利和发展机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管理完善,规范到位,社会秩序良好,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团结友爱,就是全市人民讲诚信,讲奉献,讲团结,讲礼貌,社会成员互相关爱,开放兼容,和睦相处,人际关系融洽。

文明活力,就是以思想道德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全市社会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发展后劲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3、构建和谐云浮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东渐西联,优内拓外,错位竞争,统筹并进”发展战略,建设山区经济强市。二是必须坚持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吸引投资、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并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五是必须坚持抓好各项基础工作,认真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和谐云浮建设。

 

二、加快山区经济强市建设,夯实社会协调发展基础

1、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华南理工大学云浮研究院和华南农业大学云浮研究院的优势作用,建立我市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平台。继续培育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争创国家级工程中心,增强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大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的创建实施力度,建立镇级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积极争取设立“广东省云浮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发明创造,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建立专利信息平台及应用服务系统,为企业知识产权的收集、管理、利用,专利的申请、实施提供优质服务。

2、实施“东渐西联”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好省政府关于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办好都杨港口工业园、思劳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新成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特别是佛山市的产业转移。发挥西江水系和未来发达的陆路运输网络便利优势,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合作。大力发展县域、镇域经济,做大做强石材、水泥、硫化工、电子、不锈钢制品、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电力和禽畜养殖等特色支柱产业,壮大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做好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工作,重点抓好一批造血型大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高速公路建设和港口码头综合开发,力争201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3、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认真落实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和低效林。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将云浮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种养加工基地”。继续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农民专业协会的指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落实加快中心镇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稳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不断转移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扎实推进镇(街)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行农村会计代理制和会计电算化,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继续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加快农民奔康致富步伐。

4、加强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建设绿色云浮。抓好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组织实施西江、新兴江、南山河、南江综合整治工程和治污保洁工程。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推广绿色生产。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抓好重点污染源企业的全面达标工作,力争到2010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粪便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创建环境优美城镇、生态工业园和绿色社区、绿色单位,扩大农村生态文明村的覆盖面,建设舒适优美环境。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体系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落实《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的同时,推行“节育奖”,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优惠卡制度。

5、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云浮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意见》和《云浮市资源节约方案》,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抓好水泥、化工、石材、冶炼、不锈钢制品等行业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抓好火力发电、纺织印染、化工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工作,鼓励企业实施污水“零排放”工程。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抓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应用。加大土地置换工作力度,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的推广力度。大力推进粉煤灰、硫铁矿废渣、石材废料、化工废酸等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对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经济项目予以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全市人民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

 

三、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切实维护社会公正

1、加强人大政协工作,拓宽民主渠道。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保障和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健全和完善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制度,拓宽代表知情知政和参与决策的渠道。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制度和决策参与制度。大力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府部门活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改进部门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进党务、政务信息和重大社会信息公开。

2、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制和公益项目代建制,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公示听证制度和决策失误问责制度,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从行政审批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3、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社会自治水平。理顺城乡基层政权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关系,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依法规范农村村委会选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规范村民民主决策形式,落实民主管理。积极开展村民自治模范单位创建活动,提高农村民主法治水平。实施城镇社区管理创新,积极推进社区居民依法自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性民间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民间组织,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4、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健全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相关制度,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推进警务公开、检务公开、审判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司法公开,增加透明度,实行“阳光作业”。加强预防和查办司法职务犯罪,确保公正准确办案。加强执行制度建设,推进诉讼程序改革,健全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完善审判机关再审程序,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加快司法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全面提高司法工作队伍素质。大力推进人民法庭建设“04工程”和司法所、派出所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司法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诉讼费的缓、减、免制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问题。规范社会法律服务业,加强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的管理和监督。深化普法教育,增强全民法律意识。

 

四、发展和繁荣先进文化,建设文明社会

1、大力推进思想文化道德教育,营造宽容和睦人文环境。大力推进“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开放兼容、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新时期云浮人精神。加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推进政府诚信、个人诚信和企业诚信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培育公共意识和关爱精神,形成和睦相助、友爱向善、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广大中小学生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勤奋上进、自立自强,引导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风,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创建和美家庭。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和非法传销等活动,坚决抵制各种邪教势力的渗透。

2、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力推进农村学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大力推进以“一机两语”为主的特色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认真抓好智力扶贫教育,积极落实好省“两免一补”政策,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统筹和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提高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综合实力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3、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对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设施,以广场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坚持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提高文化信息共享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高雅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社区公共健身服务,到2010年,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山区体育强市。

4、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大各级财政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公益化程度。加强镇(街)中心卫生院建设,改造薄弱镇(街)卫生院。建立体现公益性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专业人员工资制度,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农村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和公立医疗机构。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着重改善农村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条件。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引导和规范乡村诊所、卫生站发展。建立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行市级医院与社区、镇(街)医院联网互转的就医模式。加大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防治投入,根据需要和条件扩大计划免疫免费接种范围。

 

五、发挥社会创新激励机能,增强社会活力

1、拓宽民间创业渠道,加速民营经济发展。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完善我市创业体制。加大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禁止在经济活动中实行行政性垄断和行业非法垄断的暂行规定》和《消除地区封锁行为举报制度》等地方性反垄断规范性文件的力度,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化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参与竞争。抓好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行业组织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本地或外地民间资本在我市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或开展信用担保业务。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鼓励各类人员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支持开展面向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培训,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各项合法权益。

2、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深化户籍制度和就业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和管理的户籍与人口管理政策,积极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管理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推进广东省“百万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等政策,扶持城镇居民就业。

3、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加强和完善人事人才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适应能力。积极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大力引进云浮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建立高级人才绿色通道,吸引各类人才到我市投资创业。创新人才使用观念,采取“借脑工程”、特约聘请等灵活办法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才服务工作,进一步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协调利益分配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公正

1、改革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总体平衡。切实加强对部门和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日常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统一公务员工资津贴制度,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建立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和工资收入社会公布制度,合理调节社会工资水平。落实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管理代扣明细申报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收入分配监控,强化税收征管,加大审计力度,调节过高收入。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与员工集体协商决定工资,保障低收入阶层合理的工资收入。

2、加强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关注社会民生。建立养老保险基金自求平衡机制,分步做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推动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和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供养制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研究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管理,加强对医疗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监督,完善结算办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研究解决困难企业和关闭破产改制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社会化。进一步抓好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十一五”期间实现覆盖率达90%以上。努力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积极推进高危行业职工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

3、公正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努力实现所有劳动者待遇平等。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着重解决损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职工医疗互助保险计划的实施力度,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积极探索养老关系转移办法。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力度,建立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逐步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的领域,保证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和生活保障方面享有应有权益,形成“同享成果、共建家园”的和谐氛围。

 

七、提高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1、着力建立人民内部矛盾调解机制,促进群众关系和谐。以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群众关系和谐为目标,探索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为主、多方参与、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模式和格局,构建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民间调解为主体的调解网络,努力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综治考评范围,从人力、物力、经费和机制上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完善市、县、镇、村、村民小组五级调解组织网络。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巩固村(居)、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区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各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在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健全调解制度,建立高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2、着力建立劳动争议调处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以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加强劳动仲裁、劳动调解工作,建立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按照“实体化、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建立健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一步改革办案程序,简化办案手续,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高效公平地处理劳动争议。启动考评机制,强化办案监督。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制订协调劳动关系的规定和政策,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对劳动关系的制衡和协调作用。

3、着力加强排查调处和建立有效机制,解决信访突出问题。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坚持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畅通群众信访渠道,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利益诉求。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全面建立和落实信访督查专员制、领导包案责任制、联合接访、公开听证等信访工作制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八、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1、切实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确保社会基层安全有序。把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建设和谐云浮的基础工程来抓。按照“自治完善、服务健全、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活动。推进医疗、社保、警务、文化等进社区,建立完善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及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推进社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加大生态文明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委会成员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加强农村综合性文化场所建设,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把全市广大农村建设成为自治组织健全、道德风尚良好、治安秩序安定、环境卫生优美、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切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警务体制改革,推动警力下移,加强基层警力。创新群防群治工作方式,大力发展规范化的保安服务业和政府扶持的治安防范公益性岗位,不断壮大治安群防群治队伍。整合社会资源,吸引民资民力,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资源开发,努力提高治安防控水平。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创建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为目标,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市、县(市、区)和镇(街)“三级联创”活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主体,加大破案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坚决查禁“黄赌毒”和非法传销,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治安问题,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3、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努力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切实加强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完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标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重点整治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公共场所消防等事故多发领域。加强重大自然灾害预防和减灾赈灾工作。按照县城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加快推进西江、南江、新兴江沿江城乡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卫生防疫、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和市场安全等重大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设立全市统一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管理机构。制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供应体系。

 

九、加强党的领导,为建设和谐云浮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建设和谐云浮的本领。各级党委要结合开展创建“和谐云浮好班子”和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以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真正担负起建设和谐云浮的历史重任。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开拓创新的意识,保持科学求实的态度,保持开放大度的胸襟,保持埋头苦干的精神,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好的党风政风促进形成好的民风。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实施“十八五”工程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各级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和谐云浮建设。建设和谐云浮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建设和谐云浮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多方协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建设和谐云浮的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加强检查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和落实责任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做好建设和谐云浮的各项基础工作。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大力营造建设和谐云浮的浓厚氛围,注意及时总结、宣传在建设和谐云浮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建设和谐云浮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云浮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53000050 ICP备案号:粤ICP备09015554号-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