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   移动版
 |  长者助手  |   长者专区  |  无障碍  |  智慧政务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它文件 >正文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浮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云府〔2022〕11号)
  • 时间:2022-04-24 10:57
  • 来源:本网
  • 浏览:-
  • 分享到:

云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浮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云府〔202211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云浮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锚定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这一目标定位,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抓经济发展就要抓财政两条主线,聚焦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坚定实施东融湾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补齐民生短板,团结一心、勇毅前行,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在新征程中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

综合考虑今年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及我市粤北生态发展区定位,结合我市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发展态势,提出202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年度预期目标,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扩大有效需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市重点项目1+5+X工作协调机制,梳理问题清单,分级协调处置,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用地、资金、能耗等瓶颈制约。狠抓总投资为2548.31亿元的182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顺利完成402.23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加快广湛高铁云浮段、华润西江发电厂、信基·云浮健康医药产业城等在建项目进度,推动云浮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做好郁南大旱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常态化抓项目谋划储备。抓住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机遇,紧盯国家稳投资政策导向,围绕三大抓手”“两新一重、社会民生等领域谋划项目,及时将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管理。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做好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储备、申报等工作,加快已下达资金项目建设进度。

培育消费新动能。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发挥四大优势,擦亮六张名片,吸引人流集聚,打响云浮旅游品牌。着力打造优质旅游载体,推动新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悦天下生态旅游区、磨刀山遗址公园等一批景区升AA建设,整合旅游、文化、生态、农业等资源,打造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创建一批精品民宿、旅游风情小镇、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旅游特色村等。着力稳定传统消费。持续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加快充电桩布局和建设,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稳住石油、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健康医疗、教育培训、养老托育、家政等传统服务业提质扩容,增加中高端消费服务供给,吸引消费回流。打造提升一批步行街和夜间商圈,做活夜间经济。培育消费新模式。引导和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等互联网+消费,加快云浮市冷链物流基地项目、金晟达物流项目等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全年力争打造10个电商示范镇。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有序组织岁末年初各项促消费活动。坚持房住不炒,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加大商贸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全年新增30家限上商贸企业。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两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扩大不锈钢餐厨具、石材制品等传统商品出口,力促石材、煤炭、灯具、肉桂、贵金属等外贸数据回流。依托粤贸全国平台,指导和服务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助力企业开拓新市场。落实各项通关便利化措施,优化港口物流、融资、进出口退税、风险研判等服务,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加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力争全年高级认证企业(AEO)达25家。谋划建设中国(云浮)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积极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升利用外资实效与水平,建立动态外资项目库,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优质外资项目落地。

二、全力以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打造链主企业。全面梳理我市产业链发展现状,厘清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短板,建立相应的产业发展图谱和重点企业库。做优做强存量扶持温氏、金晟兰冶金、南方东海钢铁、凌丰不锈钢、新兴凤铝、惠云钛业、微容电子等本市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引导本地资本创办配套企业,推动农业、金属智造、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链补齐补强。着力引进优质增量。加强大数据分析,围绕产业建链精准招商,找准我市产业发展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积极对接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大健康、文旅等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进链主企业打造新产业链。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2022年市重点项目拟安排产业项目83个,项目总投资11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7.53亿元。金属智造方面,抓紧按规定完善金晟兰优特钢项目二期用能、南方东海精品钢项目产能置换等手续,推动新兴凤铝等项目有序建设。氢能方面,积极参与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加大氢能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力度,完善加氢站等配套设施,推动氢能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信创产业方面,推进省市共建信创产业园建设,加快翔海光电、微容电子二期等项目建设。清洁能源方面,加快云浮水源山抽水蓄能电站、云河发电公司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等开工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新建5G基站2000个。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坚持工业立市推动不锈钢制品、石材、硫化工、水泥等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培育激发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推动不锈钢制品等5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加强工业企业小升规的指导和培育工作。用足用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中小微企业降本减负。发展壮大金融业。积极培育上市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主动为企业做好上市服务,力争年内新增1家上市企业。推动银企对接,搭建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的信贷支持。优化金融服务,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到我市布局发展,开发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和环保减排等领域发展。

三、全力以赴推进三大抓手建设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制定出台促进全市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着力培育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等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打造一批超百亿园区,形成互补共赢、协同协调的园区经济发展良好局面。抓好园区载体建设,重点抓好广东金属智造科技产业园、省市共建信创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持续推进我市5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扩容升级,推动云安产业集聚地申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高质量推进2个国家级、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年内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园2个。深入实施园区产值倍增、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争取创建全省金属制品产业特色园区,力争年内新增超百亿工业园区1个、省特色产业园1个。加强土地收储,每个园区全年计划新增储备用地800亩以上。加大园区建设投入,通过专项债等渠道争取资金,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提高园区承载力。

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加快健全镇域经济1+N政策体系,形成《关于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为1抓总管总,土地、财政、金融、机构编制、统计等为N支持支撑的政策合力。突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科学制定镇(街)发展规划,63个镇(街)找准各自定位因地制宜谋发展。强化要素支持。在镇域产业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方面给予用地指标和政策支持。完善镇域金融机构布局,加强镇域及三农金融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投向镇(街)。强化镇(街)财政保障,试行财政核定基数、增量共享办法,激发镇(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统筹用好涉农资金,完善镇(街)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好现有编制资源,充分发挥镇(街)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市场监管所、司法所、财政所等职能作用,严格落实人员编制使用核准备案制度,保障镇域经济发展人力需求。强化镇(街)党政领导和从市直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工作。用好三支一扶等人才引育机制,优化基层人才队伍结构。加强镇域经济运行监测,适时优化相关政策措施。

培育壮大资源经济。统筹抓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绿色能源、林下经济、水资源等重点领域资源经济发展,持续释放绿色发展红利。推动采矿、石材、硫化工、水泥、电力能源、南药等资源型产业提质发展。能源方面,加快抽水蓄能、热电联产、光伏等能源项目建设,推进罗定市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石材方面,加快出台推动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快石材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硫化工方面,加快云安绿色日用化工基地建设,谋划硫化工深加工项目。创新绿色矿山开发模式,有序开发利用矿山、河沙、石料等资源。提高土地资源供给效率,年内计划收储土地2万亩,完成3500亩批而未供、1200亩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油茶、肉桂、竹类、中药材、林下养殖等特色经济和木本油料种植,创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年内新增南粤森林人家2家。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依法治理、整合、提升57个航运码头,规划建设一江四港区,用好西江黄金水道。推动硫铁矿废渣、石材废渣、中药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力争2个循环经济环保项目年内动工。

四、全力以赴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持续创建国家高新区,推进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引导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完善创新要素。扎实推进1个国家级、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两个省实验室云浮分中心建设。推动市校合作共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5家以上。加快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推动云浮高新区孵化器打造国家级孵化器,支持新兴新成工业园孵化器创建省级孵化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落实国家有关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探索出台我市相关奖补办法,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人才云聚工程。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以项目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企业科技特派员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帮助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快出台《云浮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推进以评促改。对照省营商环境评估的19个一级指标91个二级指标,逐一找出存在问题,逐一对标先进地区进行优化提升,确保我市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争先进位。着力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开办企业一窗通取、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理,年内实现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精准施策、深挖潜力,着力降低企业用工、用气、用网、用地、房租和物流等成本。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探索建立云浮市营商环境体验师制度,完善惠民惠企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模式,健全包容审慎执法监管机制,探索市场主体轻微违法经营行为首违不罚,完善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制度。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沟通桥梁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快建设云浮市数字政府运营中心,探索建立一网统管市域治理新模式。持续推动信用云浮建设。

狠抓财政管理。坚持抓经济发展就要抓财政的鲜明导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抓好财政收入工作。强化地方税种内部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增大地方税种收入。千方百计挖掘非税收入增长潜力,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加大催缴应缴未缴非税收入力度,均衡、合理组织好矿产资源及拆旧复垦等一次性大宗收入入库。抓好财政支出管理。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快新增债券资金、涉农资金支出进度。探索建立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两市财税分成机制,优化市本级与云城及云安、县(市、区)与镇(街)财税分配比例。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和水平。全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8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产业投资促进基金、社会投资发展基金和政府产业奖励基金等三大基金平台,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项目落地。探索链长制招商,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差异互补招商。围绕不锈钢制品、石材、硫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结合现代农业、物流业、文旅康养、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进行招商,不断完善招商网络。

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推动深南高铁云浮段、罗岑铁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国道G324改线、广梧高速云浮西互通立交(西出口)等项目动工建设,加快云浮(郁南)至阳江(阳西)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地方公路建设,重点推进东部快线和省道S537改线云城区段(疏港公路)等项目。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和村道安防建设140公里、危桥改造20座,完善通镇达村便捷交通网。

五、全力以赴推进东融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东融湾区战略,在对接服务双区和横琴、前海等重大平台建设中借船出海,紧扣改革、创新、产业、市场四个联动传导全方位融湾发展,探索建立与湾区城市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等深度融合机制。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的产业共建,主动承接产业外溢和优质项目转移,持续拓展湾区总部+云浮基地”“湾区总装+云浮配套”“湾区研发+云浮制造等合作模式,推动氢能、信创、金属智造、农业等特色产业与大湾区市场联动。强化与大湾区城市的交通互联,推进高铁、高速公路、西江等通道建设。对标先进,建立与大湾区营商环境相衔接的制度规则。谋划建设连接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物流中心和会展中心。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极争取省对北部生态发展区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国家、省关于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高质量编制全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支持新兴县探索建设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推动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

六、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发展优质粮食、优质禽畜、特色南药、岭南水果等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优化发展特色蔬菜、现代花卉苗木、生态茶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兴特色农业产业,聚力打造服务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狠抓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农业基础体系建设,发展数字农业,聚力建强精深加工、冷链仓储、流通销售等产业链条,深入实施全省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农村电商工程、电商百站驻千村行动,打造高品质农副产品供给地。建强一村一品,坚持集品为业,年内新增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省级专业镇2个、专业村30个。深入开展农村四小园建设,扎实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风貌带。鼓励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鼓励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力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七、全力以赴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有序做好双碳工作。加快编制《云浮市碳达峰行动方案》,摸清我市碳排放家底,研究提出碳达峰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工业行业节能降碳、生态碳汇能力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行动等重点领域的碳达峰行动。探索推进碳汇交易。突出抓好能耗双控,推动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重点行业企业有序实施改造升级,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用能,严格把好两高项目准入关,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任务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时妥善处理好群众环境投诉问题。加快西江干流治理工程(云浮段)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做好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抓好水利工程和碧道建设等工作,全年新建碧道61.4公里,有效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全年完成8宗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推进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加快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持续推进以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抚育工作,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8.23%。推动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八、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确保粮食供应安全。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监测和调度工作,正确认识煤炭压舱石作用,保障煤电油气等平稳供应,加强电网建设。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加强对辖内涉非法集资风险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量,加大逃废债打击力度。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加快解决疫情防控与救治后勤保障短板问题,抓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用活帮扶政策,加大产业、就业、消费帮扶力度,拓宽防返贫监测对象的增收渠道,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吾悦广场、蟠龙天湖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建设,持续推进富丰南路等8条市政道路贯通,计划启动1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市政设施、停车位、绿地景观等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继续实施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计划培训2.5万人次,争取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强化社会保障。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动重点群体应保尽保。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和受益面,提升失业保险覆盖率。新建83个居家养老服务点,争取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工作,兜牢民生底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建设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学校15所,全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79万个。推动落实三名工程,计划引育名教师50名、名班主任30名、名校长20名、学科带头人113名,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减负提质。谋划新建市青少年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市人民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重点推进胸痛中心等五大救治中心建设。推进5个市级重点项目、11个县级医院项目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着力打造粤北最好的中医院。引进基层医疗卫生特殊紧缺人才200人。提升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效能。加快市西江新城图书馆建设进度,推动市全民健身中心、市西江新城美术馆和方志馆等项目开工建设。优化城乡15分钟健身圈布局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国家级以上曲棍球赛事,打造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提高城市影响力。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认真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力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确保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统筹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菜篮子工程、消防、三防、应急管理、信访、全民禁毒工程、预防青少年犯罪、妇女儿童、青年、婴幼儿、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双拥、平安云浮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云浮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云浮市人民政府

2022316


附件:

云浮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预期目标

序号指标名称计算
单位
2020年实际20212022年计划
计划完成
绝对数增长(%绝对数增长(%绝对数增长(%绝对数增长(%
一、经济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033.62 4.17左右1138.978.17左右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36546左右47685 7.9 6.4左右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3.78左右7.18
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5.510左右4.58
5其中: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亿元262.54325.30 336.15402.23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37.24-6.57375.511.36
7进出口总额亿元118.17.43133.112.83
8实际利用外资万元人民币16754-44.152347640.13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33左右100.0 3
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65.868.9675.2314.23 8
1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4.23024.826
1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443.5左右47.146左右
1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77提高一个百分点44.55提高一个百分点
二、创新驱动
14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0.270.720.650.7
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461.71.872.3
1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96106120145
1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0.712.68.811
三、民生福祉
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2 6.5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461110.3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9.8 5.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309529.3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6.9 6.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967510.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1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3.5以内3.5以内3.5以内
2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5311800019799 18000
23人均预期寿命80.6280.7280.7280.82
2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9810095
2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57.6155.66156.81151.57
2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172.22.22.29
27☆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44 30.64850
2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6.8 47.548.0549
2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4 95.9695.9896.13
3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701-6906875974
四、绿色发展
3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953.2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
32☆单位GDP用水降幅%6.3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
3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
34☆地表水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100100100100
35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330330完成省下达任务
36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2020完成省下达任务
37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3030完成省下达任务
38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500500完成省下达任务
39☆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1完成省下达任务97完成省下达任务
40地级市PM2.5平均浓度微克/每立方米22完成省下达任务24完成省下达任务
41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98.6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省下达任务
42森林覆盖率%68.1368.1368.1368.23
五、安全保障
4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63.24完成省下达任务64.71完成省下达任务
44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煤14.1基本持平1516
注:1.☆为约束性指标,共8项;
        2.“-”表示未设置具体目标;
        3.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包括煤炭产能、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等一次能源产量以及一次电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常规水电、核电等电源)发电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主办: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云浮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53000050 ICP备案号:粤ICP备09015554号-1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