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民政局"网站 是否继续?
为进一步延伸民政服务触角,提升基层民政服务群众的经办能力,兜好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云浮市结合“美丽圩镇”建设,通过提升“五感”,切实加快站点建设,强化人员配备,畅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稳步快速推进“双百工程”实施,持续推动“双百工程”在我市落地生根。
①提升“责任感”,高位推动落实
云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百工程”工作,将“双百工程”纳入市委深改委2021年重点改革工作和2021年市政府工作要点部署推进落实。王胜市长亲自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双百工程”工作实施。4月19日,经市政府同意,成立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召集人,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等九个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的云浮市“双百工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提高工作协同性,形成部门合力,聚力推动工作落实。同日,市民政局召开全市民政系统“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工作推进会,对各县(市、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并要求各地继续把握工作重点,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分工和目标任务,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务必推动各地“双百工程”工作开好局、谋好篇、起好步。
② 提升“使命感”,开展学习培训
为切实强化对“双百工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工作内容的理解,云浮市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多措并举开展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镇(街)主体、双百社工推进落实工作的使命感。一是加强与省民政厅沟通联系,于4月15日邀请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骆泽铭处长为全市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就全力推动我市“双百工程”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开展了内容丰富详实的培训课,进一步提升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对落实“双百工程”的使命感。二是组织举办“双百工程”社工岗前培训班及专业培训。4月28日,市民政局组织全市“双百工程”社工共400多人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第1期岗前培训班,加深参训学员对社工知识及民政政策的理解和掌握。4月28日下午至29日,由市社工督导中心对43名一线社工举办专业培训,让新加入的社工全面了解社会工作的技巧及任务。通过系列培训,进一步增强全体社工的使命感。
③ 提升“紧迫感”,强化督促指导
加快推进“双百工程”站(点)的建设,尽快落实社工站(点)设备设施配套,完成今年63个社工站、146个社工点,尤其是今年7月1日前要完成63个社工站的挂牌运营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为提升各地推进工作的“紧迫感”,市民政局成立了由局长杨东凯担任组长,各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的市民政局“双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其后,杨东凯局长及各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工作组,深入25个社工站点开展调研督导,全面了解各地在推进工作的进展情况,了解各地的好做法、先进经验,梳理存在问题,要求各县(市、区)提领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实施“双百工程”的重要意义,结合镇村重点工作以及群众服务需求,全力加快“双百工程”站(点)的建设,规范完善社会工作资料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类型社工服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面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④ 提升“归属感”,落实福利保障
“双百”社工是以基层一线为兜底民生服务的主阵地,立足镇街、深入村居,将专业服务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的专业队伍,是落实民政兜底保障政策的重要力量。全力做好关心关爱社工福利保障工作,提升“双百”社工的归属感,留住人才,对延伸基层民政服务的触角有重要意义。我市一方面严格按照规定,及时为“双百”社工发放津补贴;另一方面各地结合实际,多渠道为社工们解决食宿问题,并将“双百”社工纳入为当地工会会员,享受与镇(街)干部职工同等福利,逢年过节为其发放慰问品,加强日常关怀,解决后顾之忧。此外,按照省民政厅制定的社工年度考核标准,完善考核机制,每年12月对“双百”社工进行考核评分,充分发挥以奖代促、以考定级、以考促干、以考促优的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进一步提升社工们的“归属感”。
⑤ 提升“幸福感”,深化社工服务
一是优化服务方式。牢牢把握好“进村入户,走访交友”这一服务根基,与群众增进感情交流、建立信任关系,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服务,实现服务动态化、实时化、个性化、多样化。二是扩大服务范围。以点带面、星火燎原,在做实做细一个村(居)后,将服务逐步辐射到周边村(居),确保社会工作服务在全覆盖。三是丰富服务领域。多维度、多层次提供多样化社工服务,注重在心理辅导、情绪支持、纠纷调和、社会调适、赋权增能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四是关怀特殊群体。把计划生育失独、伤残家庭列为“双百工程”重点服务对象,为全市失独、伤残家庭244户共371人建档、立卡、造册,做到“一户一档”“一人一案”。同时按照服务对象的需求,链接并协助落实保障政策。目前全市共“双百工程”社工462名,已组建126个帮扶小组开展志愿服务492次,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联手扶助计划生育失独、伤残家庭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