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肉桂远销国外
近年来,罗定市以“公司+理事会+农户”的模式,不断壮大肉桂产业,滨、泗纶、黎少、连州、加益、附城、分界7个镇(街)成为主产区。去年,该市肉桂种植农户达9万多户,种植面积44万亩;有桂皮加工厂8家、桂油厂5家,产桂皮6655吨、桂油410吨,桂皮、桂油均占全国的1/5强。去年肉桂产品产值10亿多元。产品大部分销往欧美、日韩、印度和中东各国,桂皮、桂油出口量占全国的20%以上,成为罗定市出口最大宗的山林特产之一。(记者 徐登科 摄影报道)
本报讯 (记者 朱觅) 今年以来,我市以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依托,围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园区集群,集聚生态农业产业优势,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达2019个,比上年底增加46个,产业化经营销售收入达88.95亿元,带动农户27万多户,同比增加2100户,户均参与产业化经营收入2714元。目前,全市特色农业风生水起,示范园建设快速推进,现代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唱响一曲曲“富民歌”。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记者在被誉为“中国肉桂之乡”的罗定市滨镇肉桂种植基地看到,村民正把刚采割下的肉桂捆绑好,翠绿的肉桂散发出来的清香扑鼻而来。该镇肉桂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负责人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有了合作社统一订单收购的保障,农民致富不用愁了。”原来,该镇的肉桂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收购,然后以“集体出嫁”的形式,让入股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增加了收入。
截至4月份,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发展到1667个,辐射带动农户11.2万户,这是我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
我市以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载体,加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绿色农业产业带。目前全市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品”生产基地52个,面积达38.56万亩。新兴县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郁南县成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郁南县10万亩沙糖桔生产基地、罗定市20万亩稻谷生产基地被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罗定市滨镇金滩村(肉桂)被评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东省大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湿加松繁育基地。全市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转有机)食品认证101个;获得农业类名牌产品12个。目前我市的优质粮、畜禽养殖、蔬菜、水果、苗木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逐步向优质高效、规模集约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云浮特色的知名品牌,如新兴的温氏养殖、马林凉果,罗定的亚灿米、聚龙米,郁南的无核黄皮,云安的沙糖桔等,初步奠定了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
农业示范园建设方兴未艾
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突出主导或特色产业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等功能,努力建设集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带领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在示范园区建设上,我市不断探索“一区五园、块状覆盖”的模式,在新兴县建设一个以茶叶、凉果加工、花卉园艺、青梅种植为基础,以生态旅游农业为主题,集产业高效、科技培训、教育示范、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在云安和罗定分别建设云安高村东盛油茶产业园和罗定豆丰园狗仔豆产业园等两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全市已经基本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
与此同时,还建设一批重点精品项目、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品牌。如新兴成功申报并成为全省唯一获得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殊荣的县,同时推荐罗定市罗镜镇等2个镇申报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云安县大云雾山旅游区等5个示范点申报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活动中,精心组织新兴县的象窝山飞天茶园、郁南县的“禾楼舞”、罗定的竹蒸茏参加了景观创意、活动创意、产品创意的评比,以此推进我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拓展和丰富休闲农业旅游市场。
(信息源址:http://www.yunfudaily.com/Category_138/Index.aspx?stime=2014-04-25&pid=1&gid=126&itemid=174088)
云浮市公众信息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 在本网站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③ 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 gdyfxx@21cn.com,或致电0766-898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