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科技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农村科技特派员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以乡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着力打通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为持续擦亮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富农金名片”,我局推出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典型案例系列报道,本期将推出驻郁南县宝珠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典型案例《
科技助“荔” 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
科技助“荔” 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
受2023年底及2024年初极端异常气候的影响,全省中晚熟荔枝品种成花比例极低,2024全省荔枝产量不及“小年”的一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派驻宝珠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下简称“团队”)积极推动科技服务下乡,2024年宝珠镇上万亩地标产品黑叶荔枝今年成花坐果率达8成以上,是全省除早熟的妃子笑和白糖罂之外,成花坐果最理想、最丰产的荔枝产区。2024年宝珠镇荔枝总产量达1.3万吨,价格是往年的2-3倍,产值达9000万元,这得益于团队长期的科技支撑服务。
一、因地因时“把脉支招” ,做农民的“贴心人”
针对2023和2024的极端异常气候,团队制定了健壮秋梢结果母枝、适时加强叶面营养促秋梢老熟促花、应对连续强降雨抢晴喷高效杀虫杀菌剂、平衡营养施肥等针对性技术措施,手把手指导果农进行果树管理,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有力促进带动当地荔枝稳产增收。同时,团队结合当荔枝品种单一的实际情况,引进‘仙进奉’、‘凤山红灯笼’、‘御金球’、‘翡脆’、‘北园绿’、‘冰荔’、‘圣糯’共7个优新品种,进一步对品种结构优化,推动当地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宝珠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荔枝高接换种示范基地建设
二、科技服务“添智赋能”,做农民的“领路人”
针对当地荔枝果树果园老化,品种品质欠缺等实际问题,团队经过科学研究,取长补短,在发挥老树品质的同时,通过引种示范、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现场指导、开展技术培训、赠送荔枝优新品种苗木接穗和农资等科技服务方式,对荔枝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推广应用高接换种和高光效开心树冠管理、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控梢促花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多项,不断提升全镇荔枝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目前,全镇已建设荔枝老果园改造及高接换种示范基地800多亩,均已进入投产期,并辐射推广至周边邻近等乡镇。
图为宝珠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荔枝果树管理技术培训
三、心系群众“保驾护航”,做农民的“解忧人”
针对荔枝种植管理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团队主动协调各方资源,会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合力推动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上山道路的修葺贯通,建设果园水肥一体化设施,购置小型挖机,电动割草机等轻简机械,果园基础设施和栽培管理条件明显改善,同时指导合作社建设荔枝采后包装及轻加工厂房,配置荔枝干烘干机、冷库等基础设施,大大降低采后损耗,打通科技服务群众、服务荔枝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办公室 郑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