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东云浮,一场关于曲棍球的梦想正悄然生长。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曲棍球的“荒漠”,如今却已成为培育国手的沃土、承办全国赛事的福地。
从零起步到打造“曲棍球之城”,是什么让曲棍球运动在云浮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开出了花?

云浮市中心体校曲棍球队总教练陈富杰正在给队员演示标准动作
从零起步 历经20多年发展成绩不俗
云浮与曲棍球的故事,始于一次另辟蹊径的尝试。二十多年前,云浮经济基础薄弱,体育资源匮乏,发展足球、篮球等热门项目缺乏优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曲棍球这项小众运动成了云浮的破局之选。2001年,云浮市曲棍球队伍正式成立,从最初仅有的50多名学生起步,开启了漫漫征途。
云浮市曲棍球场
陈富杰,云浮市中心体校曲棍球队总教练,是这段历史最直接的见证者。他回忆道:“云浮是个山区市,当时经济不算发达,但曲棍球门槛高、竞争少,反而成了机会。”
起步阶段,条件极其艰苦。训练场地多是泥土地,大小不标准,几乎只有标准场的四分之一,很多阵型和技术练习都受限。器材更是稀缺,一支专业球棍要2000多元,队员们最初用的是家长上山用木材自制的弯棍。后来,陈富杰拿出自己积攒的球棍,又到省队要来一批淘汰的球棍,经过简单修复后重新投用,云浮曲棍球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起步了。
尽管艰难,云浮曲棍球却很快展现出潜力。经过3个月训练,陈富杰带队参加省运会并拿到第三名,这不仅坚定了他的决心,也给了云浮发展曲棍球的信心。
此后,训练点从高村镇中学迁至邓发纪念中学,又陆续在云浮市第五小学、云浮市田家炳学校等地开展训练,逐步扩大选材面。2010年后,随着云浮市体育公园曲棍球场的建成,训练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如今,云浮已拥有3个国际级曲棍球场,其中云浮市曲棍球场更取得国际曲联“Global Elite”(国际精英级)认证,成为全国第7块、广东第1块国际精英级场地。
赛事成绩是最好的证明。24年来,云浮曲棍球队多次在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全省曲棍球锦标赛中摘金夺银,累计获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第一名9个、省级第一名11个。
更令人振奋的是,云浮籍运动员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亚洲。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上,中国队获得的亚军奖牌上镌刻着云浮印记——3名云浮籍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出战。而从云浮走出的毛颖诗等9名运动员,更入选国家女子冰球队集训队,为国家队备战北京冬奥会作出突出贡献。
在云浮,曲棍球已从一颗默默无闻的种子,生长为培养体育人才的参天大树。
筑梦金字塔 构建起三级人才培养梯队
云浮曲棍球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套系统化、分层级的人才培养体系。从“零基础”到“金字塔”架构,云浮用20多年时间,构建起“推广校—传统校—奥林匹克基地”的三级人才培养梯队,打通了从校园到职业赛场的输送通道。
这座金字塔的基石,是遍布中小学校的曲棍球推广网点。今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全国123家“曲棍球后备人才基地”名单,云浮有4家单位入选。其中,云浮市田家炳学校作为“中国曲棍球传统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选拔苗子,每周安排固定训练课时;云浮市第二中学和云浮市恒大学校作为“中国曲棍球推广校”,则承担普及与筛选的双重任务。
潘劼曾是云浮市第二中学曲棍球队的一员,自小学二年级起便开始接触曲棍球。“姐姐是一名曲棍球运动员,每次她去集训,我也跟着去,慢慢培养起了兴趣。”作为校队一员,潘劼每天下午4时与队友一起去云浮市体育公园训练,直至下午6时30分结束,周末则全天加练。“训练时间比较漫长,内容也比较单一,但我很喜欢曲棍球,所以能坚持下去。”谈及曲棍球,潘劼眼含笑意。他的故事,是云浮许多曲棍球少年的缩影。
坐落在云浮市体育公园的曲棍球雕塑
金字塔的顶端,是作为“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的云浮市体育中心。这里汇聚了全市最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按U8至U18年龄段分层训练,甲组主攻11人制比赛,乙组专注7人制竞技。基地每年9月深入基层校筛选苗子,形成“小学打基础、中学抓提升、基地炼精英”的闭环。这种分层布局,也使云浮曲棍球生源从“偶然发现”转向“系统输送”。
陈富杰感慨:“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不知不觉中,我训练的运动员已经将近五六千人。”每次接到队员要去参赛的来电,他总不忘叮嘱:“不要受伤,好好训练,拿好成绩。”这十二个字,饱含着教练对球员最深的关怀与期望。
以赛兴城 打造“曲棍球之城”的实践
承办十五运会曲棍球项目,是云浮打造“曲棍球之城”的重要里程碑。对云浮而言,这既是一次向全国展示城市风貌的宝贵机遇,更是一次以赛事为媒、推动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
自筹备工作启动以来,云浮始终锚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紧扣“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力求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赛事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5日在云浮进行,汇聚全国18支顶尖队伍,479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参赛。
云浮市曲棍球场作为主场馆,已取得国际曲联“Global Elite”(国际精英级)认证,设新闻发布厅、运动员更衣室等功能用房30多个,坐席2000余个。在场馆不远处,位于云浮市体育公园的两片国际级曲棍球场与之联动,将打造华南地区唯一具有“一赛两训”标准场地的曲棍球示范基地,为云浮打造“曲棍球之城”奠定坚实基础。
赛事组织体现了云浮的专业与精细。印发实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曲棍球竞赛委员会方案》,同步制定45个业务领域保障工作方案,形成“总方案+子方案+任务清单”的三级体系。
此外,建立“四级应急响应”机制,制定23种竞赛场景的应急处置流程,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在执裁保障上,成功争取8名国际中立裁判入驻正赛,同时引入国家顶级技术团队,全方位保障赛事专业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云浮巧妙地将本土文化融入赛事血脉。体育展示环节既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南江文化“活化石”《禾楼舞》,也有《龙腾狮舞》的双龙腾跃、醒狮踏锣,《舞茅龙》的茅草龙伴唢呐起舞,更有《曲棍上的节奏》以舞蹈融合曲棍球运动,以文化助力打造“曲棍球之城”。

坐落在云浮市曲棍球场的雕塑《勠力同心》
在城市服务方面,云浮推进“五大行动”,以最佳面貌迎接八方宾客——修复破损路面12公里,优化公路绿化带21公里;规划赛事专用车道与绿色通道;在重点区域布置全运元素,新增9座《石乡曲韵》系列曲棍球主题雕塑,让曲棍球文化浸润城市每个角落。
从自制木棍到专业球棍,从山区学校零散训练到打造国家后备人才基地,云浮的曲棍球故事是一部创新突围史。如今,随着十五运会临近,这座“曲棍球之城”正以更坚实的步伐,走向全国,走向未来。
■特写
云浮市中心体校曲棍球队总教练陈富杰:
一路见证 云浮曲棍球勃兴
在云浮市体育公园的曲棍球场上,云浮市中心体校曲棍球队总教练陈富杰的身影穿梭于队员之间,他时而纠正动作,时而亲自示范,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了24年。
2001年,来自佛山三水的他从广东省专业曲棍球队退役,坐着面包车沿着蜿蜒山路来到云安区高村镇中学,开启了在云浮的曲棍球教练之旅。
起步阶段的艰难超乎想象。训练场地多为泥土地,运动器材也非常匮乏,但陈富杰以耐心和专业克服困难,仅用时3个月便带队在省运会夺得第三名,坚定了自己与云浮的信心。
24年间,陈富杰不仅创建了云浮曲棍球队,更将这项运动推向全国。他带领队伍斩获全国青少年锦标赛9个第一名、全省锦标赛11个第一名。他培养的运动员中,3人代表中国出战2024年男子曲棍球亚洲冠军杯赛获第二名,9人入选国家女子冰球队集训,为备战北京冬奥会贡献力量。
陈富杰的付出也让他获誉无数,从国家级教练任职资格到“中国曲棍球协会青少年运动普及和发展先进个人”,再到“云浮市劳动模范”,荣誉背后是他对近5000名运动员的默默关注。
如今,云浮将举办十五运会曲棍球比赛,陈富杰的梦想仍在延续——他期待运动员在“家门口”展现最佳水平,让曲棍球的种子在云浮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评论
一座城与一项运动的双向奔赴
当一座城市与一项体育运动结下不解之缘,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广东云浮与曲棍球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城市与体育相互成就的生动样本。这并非偶然的邂逅,而是一场基于现实战略的主动选择与长达20余年的共同成长。
城市为体育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20多年前,云浮作为山区市,在发展传统热门体育项目上不占优势。于是它审时度势,选择了当时门槛较高、竞争较少的曲棍球项目。这一错位发展的策略,为小众运动提供了成长空间。
从初时的泥土地训练场,到如今拥有3块国际级标准曲棍球场,其中一块还获得国际曲联“Global Elite”(国际精英级)认证,城市硬件设施的飞跃为运动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云浮通过构建“推广校—传统校—奥林匹克基地”三级人才培养梯队,并将曲棍球深度融入体教融合体系,为这项运动构筑了可持续的人才根基。
体育则为城市注入活力与名片。曲棍球运动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云浮的知名度与城市气质。从为国家队、省队输送崔秋霞、陈启俊、毛颖诗等优秀运动员,到在亚洲冠军杯等赛事中镌刻云浮印记,这些体育成就成为云浮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如今,十五运会曲棍球赛事即将开赛,给了云浮一次以赛兴城的机遇。
云浮的实践表明,城市与体育的相互成就,核心在于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并以长期的坚持和系统的培育,让体育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关
“曲棍球之城”添新地标
在云浮市高速东西出口和云浮市体育公园等地,9座曲棍球运动雕塑静静矗立。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石雕,而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之作。
日前,随着十五运会的临近,曲棍球项目承办城市——云浮市,陆续上新9座曲棍球运动石雕。
据了解,系列雕塑名为《石乡曲韵》,由国家级技能大师及非遗传承人梁建坤与学院派艺术家陈羽强联手创作,让石材的厚重与曲棍球的轻盈达成平衡。
系列雕塑精准捕捉了“发球”“运球”“传球”“击球”“守门”等曲棍球运动的七个连续性关键动作,每一处肌肉线条、每一次挥杆瞬间,都在坚硬的石料中迸发出运动的张力,既演绎了曲棍球的独特魅力,又充满云浮特色。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