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要闻动态 > 文广旅体资讯
云浮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名录公示
  • 时间:2014-10-29 09:21:42
  • 来源: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办公室
  • 浏览:-
  • 分享到:

云浮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名录公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按照《云浮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规定,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共评选出《罗定八音》等9个项目为云浮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名录,现予公示。公示期从即日起至200922710天。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意见或建议,可来人来电或来函反映。

本名录同时在《云浮文化》网公示,

网址:http://yfwh.yunfu.gov.cn/website/admin/models/indexwhj.jsp?topid=009001016

邮箱:8988826q@163.com

联系电话:8988826

联系人:邱生

 

 

            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00九年二月十七日

 

 

云浮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名录

序号

类别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1

民间音乐

罗定八音

罗定市

2

民间音乐

高村山歌

云安县

3

民俗

东山庙庙会

罗定市

4

民俗

天堂抢花炮

新兴县

5

民间舞蹈

平南双龙舞

罗定市

6

民间手工技艺

横经席制作工艺

郁南县

7

民间文学

张元勋传说

郁南县

8

民间文学

传说

云安县

9

民间美术

手指画

郁南县

    

1、罗定八音

八音主要由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共8种乐器和八名艺人组成,运用一种至数种乐器组合演奏。乐器中包括唢呐、喉管、笛、箫、二胡、高胡等弹拔乐器和锣鼓、钹等敲击乐器。艺人吹打弹唱相结合,多在节日、婚丧、寿宴、打醮、菩萨出游、烧炮等民间仪典上演唱,还常到乡村或城镇演出。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罗定素龙思围村艺人欧华山组成“欧华山乐同群八音班”,这是有记录的罗定最早的八音活动,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

2.高村山歌

高村山歌源于云安县高村镇,高村古称歌村,民国初年改为“高村”,据《东安县志》载,东安建县前当地人们已惯于“群唱相和”(康熙版《东安县志》)。

高村山歌多以歌唱大自然、劳动情景、民俗或物品等为内容,也有抒发个人情感,表达爱情,诉说不幸的,有独吟、对唱、群和、打擂台等多种演唱方式。以当地方言传唱,多为四句板,每句七字,基本每句押韵。也有多句长篇,特别是叙事山歌有几百句甚至以上的,旋律节奏基本固定。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句式精炼,易传易唱。是当地人民生活生产中长期积累的历史产物和文化结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3、东山庙会

东山庙位于罗定市罗镜镇,始建于明代,主要祭祀北帝,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诞期,俗称庙会, 庙会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贺诞活动,主要内容有万人朝拜、八音贺诞、醒狮表演、做醮、上刀山、演古戏、唱山歌、烧炮等等,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4、天堂抢花炮

新兴县天堂抢花炮始于明末清初。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天堂镇各村民众便自发集中到村里空旷的田野进行抢炮活动。燃放时藏在炮里的花炮圈蹿上高空,人们便一涌而上竞相争抢。抢到炮圈者喻意好运,是我市一项传统的民间吉祥文化活动。

5、平南双龙舞

双龙舞源于罗定市素龙镇平南村。每逢喜庆节日,该村就有舞龙的习俗。所舞之龙为金银双龙。

平南舞龙的起源与武术有关。早在1775年,平南人为抵御外姓族人的骚扰,兴起了习武热潮。1842年正月十五花灯会,平南人首次扎起纱龙舞蹈助兴,从此年年舞龙,代代相传,其影响逐渐扩大至罗定全市,平南村至今还流传着“男子舞龙、女子舞狮”的说法。

平南双龙舞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丰富,由最初的纱龙发展到现在的金龙、银龙、烟花龙、火龙。多次参加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庆日的民间游行活动。1988年,平南三条烟火龙参加肇庆地区元宵节活动和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表演,获得好评。

平南舞龙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吉祥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

6、横经席制作工艺

郁南横经席又称草席,明、清时期已开始生产,产地多源自该县南部的连滩、河口、大湾等镇。因产品以席草为纬,麻绳为经,用木织机编织为床席,俗称横经席。其质地平滑幼细,夏凉冬温,厚软适度,结实耐用,为广大群众所乐用,素有“腰骨‘赤’(),不离横经席”之说。产品除床席外,还有掛席、地席,缀以山水、鸟、兽、花草、图案,用于铺床、垫地和掛壁。当时曾闻名省内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横经席市场已日渐萎缩,其生产工艺处于濒危状态。

7、张元勋传说

张元勋是400多年的人物,曾为抗倭名将戚继光部将,因抗倭有功升至广东总兵。明代中叶,罗旁大山一带(即今云浮市辖各县地区)发生土著人叛乱,张元勋受命领兵平定,被明朝万历皇帝敕封为“护国庇民”大将军。

张元勋传说包括“斩蛇获神力”、“智取鸟禽嶂”、“盲塘径受围阵亡”、“张公庙传说”、“连滩故老传闻”等内容。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见证。

8、陈璘传说

陈璘,字朝爵,明万历五年落籍东安县南乡(今云安),明万历五年任广东副总兵,受命设置罗定州,辖东安、西宁二县,兼任东安参将。在古“三罗”地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民间地区留下了众多神奇的传说,人们在陈璘传说中寄托了众多美好的愿望。有关陈璘传说的主要作品有《陈璘传奇》、《陈璘史实与传说》、《走马岗的故事》、《陈璘与止戈岩的传说》、《陈璘与魁岩的故事》、《陈璘刀劈龙虎岩的传说》、《东坝与西坝传说》、《东圳与西圳传说》、《陈璘与江傍水车的传说》、《狮象把水口传说》等等。

9、手指画

手指画源于清末民初。其体裁与国画一样,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作画时以手指或掌沾上颜料,控制好浓淡、干湿、轻重、快慢、用点、按、抹、推、擦、拉、弹等多种方法,视画面需要灵活运用。构图巧妙、布局严谨、肌理细腻、墨韵生动,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欣赏性,可作为装饰摆设,也可作书签、艺术名片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址:云浮市府前路博物馆大楼北面三、四楼
电话:0766-8989323

移动端

版权所有: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办单位: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网站标识码:4453000050   ICP备案号:粤09015554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402001781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