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统计局"网站 是否继续?

当前位置:首页 > 云浮市统计局 > 专题专栏 > 普查专栏 > 普查工作
2006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2007年展望
发布时间:2007-02-25 15:03:53 文档来源:市统计局 查看次数:- 【字体:

2006年,广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全面、正确、积极理解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广东实际,稳妥地将各项调控措施落实到位,努力解决投资结构性矛盾,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主要特点是:投资与消费、进出口发展相协调,投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区域投资共同发展,企业自主投资活力增强。
  一、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分析
  2006年,广东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16.89亿元,同比增长16.7%,比上年同期略高0.4个百分点。完成城镇投资6610.47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834.34亿元,同比增长22.4%;农村投资1506.41亿元,同比增长35.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理性的态势,逐月投资同比增幅之差在6个百分点左右。
  (一)投资与消费和进出口发展相协调,投资效益良好。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2006年投资增速比GDP增速高2.6个百分点,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1.3%,处于较为适度的区间(适度区间为30%——35%)。与全国、山东、江苏相比,分别低21.2个、19.7个和15.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发展较为协调,广东投资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略高1个百分点,比进出口增速低6.5个百分点。
  2006年广东新增固定资产4597.82亿元,同比增长31.3%;全社会扣除私人建房部分的投产建设项目26149个,比上年增加2947个。新建公路1133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200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853万吨,新增发电机组430万千瓦,11万伏安及以上的变电设备能力2380万千伏安,新增数字蜂窝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100万户。
  (二)建设项目平均规模略有加大。
  2006年,广东城镇和农村(除私人建房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共20399.24亿元,项目平均总规模为7801.15万元,比上年略增184.63万元。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平均建设规模为8791.3万元,比山东多2702.29万元,比江苏少681.2万元。广东目前在建的投资总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超大型项目有302个,计划总投资共11016.75亿元,完成投资1665.38亿元;投资总规模在30亿元以上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共8086.52亿元,完成投资995.80亿元;投资总规模在50亿元以上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共6644.87亿元,完成投资704.38亿元。
  主要受项目计划和土地征地拆迁影响,目前广东大型、超大型建设项目大多处于筹建或前期工作,大型、超大型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比上年略有减少。2006年本年完成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有52个,与上年持平;共1010.24亿元,比上年略少13.63亿元,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石化、电力、地铁、汽车和移动通讯。本年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有3个,比上年减少1个,分别是南方航空飞机租赁、茂名100万吨乙烯改造以及省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移动电话GSM扩容工程,3个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38.92亿元。
  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6年全省162个重点建设项目本年完成投资1110亿元,实际投产25项,部分投产13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成投产梅龙高速公路、广东LNG接收站线项目和湛江奥里油发电厂等9个项目。重化工业及高技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建成投产了中山TD-SCDMA智能天线、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等8个项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完成约7000公里,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十项民心工程的农网改造工程完成高压及低压线路约4060千米,变电容量835万千伏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共整治24万亩农田。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工程,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文化发展和平安保障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等一大批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和平安保障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广东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程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新开工建设。
  (三)投资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2006年,广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大对促进协调发展、推动结构调整和加强薄弱环节建设等方面的建设。
  1、民营经济投资快速发展。在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到制度保障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亮点频闪,其中民营经济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广东民营经济投资额3048.73亿元,增长25.5%;增幅比全社会投资高出8.8个百分点,比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高出7.3个和27.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7.6%,拉动整体投资增长8.9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6.14亿元和1691.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27.5%。民间投资的方向呈现出多元化,结构日趋合理的特点,由于行业准入的逐渐放开和自身实力的增强,虽然民营经济仍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1673.39亿元)、制造业(849.99亿元)和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122.19亿元),但对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也不断增加,2006年民间投资在这些行业完成投资额分别为42.10亿元、32.86亿元,增长41.6%120.8%
  2、农业和农村投资呈高增长态势。2006年广东第一产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且增速一直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2006年,广东第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49.34亿元、3236.05亿元、4831.50亿元,分别增长69.6%15.5%17.1%,投资比重分别为0.6139.959.49(上年同期为0.39:41.4:58.21)
  农村投资在高位运行。农村投资每月同比增速比城镇项目投资高25个百分点以上,全年农村投资比城镇项目投资(城镇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增速快25.8个百分点。农村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从2005年的16.0%提高到2006年的18.6%,拉动整体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农村非农户和农户分别完成投资1217.93亿元和288.48亿元,增长44.1%8.8%。农村工业完成投资763.67亿元,同比增长42.4%,占农村投资比重50.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今年广东农村投资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文明生态村(镇)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同时近年来实施的"村村通"公路建设项目也正在各地顺利进行。二是国家严把土地闸门,而城镇土地偏紧,不少新上工业企业转移到农村地区投资。三是农民增收形势的明显好转,为农户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政府制定的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政策,较大地调动了农民的投资热情。这是近年来第一产业投资和农村投资增速最高的一年,表明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在广东投资领域已得到逐步贯彻落实。
  3、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投资增速回落,行业均衡发展趋势有所增强。
  (1)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2006年,广东工业投资3214.87亿元,增长17.3%。其中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52.75亿元、2449.45亿元、712.66亿元,分别增长78.4%19.8%6.8%。广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属国家重点调控的水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分别投资50.92亿元和81.79亿元,下降16.9%12.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放缓,仅增长3.8%。另外广东目前没有电解铝建设项目。
  (2)九大产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受旺盛的需求、企业利润增加和较高投资回报率的拉动,全社会九大产业共完成投资1760.44亿元,增长21.7%。九大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54.8%,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三大支柱产业投资959.90亿元,增长23.3%,其中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石油及化学业分别投资392.09亿元、302.83亿元和264.98亿元,增长40.6%32.9%-2.5%。三大传统产业投资515.11亿元,增长19.7%,其中纺织服装由于近两年来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出口情况较好,本年完成投资增长29.3%。三大潜力产业投资285.43亿元,增长20.1%。本田、丰田等整车项目为广东汽车零部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舞台,2006年汽车制造业投资178.17亿元,增长32.6%
  (3)交通运输、社会居民服务投资和住宿饮食业发展较快。2006年,广东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已达3509美元,标志着广东初步迈入现代化门槛,同时对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强劲需求的带动下,广东第三产业投资近年来首次快于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速。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本年完成投资823.96亿元,增长2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本年完成投资12.84亿元,增长61.0%;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103.97亿元,增长44.2%。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随着人们对文化产业需求的增加,文化产业投资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342.10亿元,同比增长25.0%。广东第三产业投资的发展,将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和吸纳更多就业人员。
  (四)地区协调发展。
  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力度不断加强,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共同发展。2006年,珠三角9市完成投资5953.70亿元,增长16.0%,中心城市完成投资占全省36.6%。其中广州市增长24.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东翼4市完成投资567.70亿元,增长21.8%,其中揭阳市和汕尾市分别增长33.7%31.2%,东翼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6.7%提高到今年的7.0%。西翼3市完成投资476.38亿元,增长21.9%,其中阳江市增长27.8%,西翼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6%提高到今年的5.9%。粤北山区5市完成投资861.38亿元,增长27.8%,其中河源市增长60.8%,增速居全省首位,粤北山区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9.7%提高到今年的10.6%。受高速公路、跨省电网建设投入大幅减少影响,跨省跨市投资出现明显下降,本年完成投资257.72亿元,同比下降12.5%。目前广东投资增长这种地区间的变动趋势,将有助于投资的空间均衡布局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
  2006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2005年加快11.9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速最高的一年,拉动整体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2.6%,比2005年上升1.1个百分点,开始步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0.6%,但经济适用房投资仅有2.36亿元,仅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0.13%,全省目前只有8个市有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
  竣工面积增长较快,主要受当前商品房屋价格上涨,销售情况较好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房屋建设速度,竣工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大幅增加。2006年,广东竣工商品房屋3992.4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70.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7%。空置面积有所下降,第四季度末空置商品房屋有1797.6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94.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从空置的时间结构看,周转房屋下降28.8%,滞销房屋下降8.1%,积压房屋下降4.2%。从空置的物业类型看,空置商品住宅下降幅度最大,减少220.8万平方米,下降19.2%,空置商业营业用房减少68.16万平方米,下降12.7%。近年来国家严把土地闸门,规范土地招投标程序,土地价格有所上升。房地产企业本年购置土地有所减少,2006年广东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购置土地面积2482.0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340.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1%;本年土地购置费251.58亿元,同比上升20.4%。本年完成开发土地面积2315.4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74.98万平方米,增长13.5%。本年成交的土地价款444.52亿元,同比增长192.3%
  (六)投资资金较为充足。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建设资金9186.12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全社会完成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本年完成投资与本年到位资金比为11.13(上年为11.11)。在本年到位资金构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104.37亿元,增长1.4%;利用外资882.55亿元,增长12.3%;到位国内贷款1600.31亿元,增长20.7%;近年来广东企业利润增加,使得企业自筹资金能力有所增强,本年到位自筹资金4538.47亿元,增长17.0%,其中企事业自有资金3153.50亿元,增长26.5%;其他资金来源2045.37亿元,增长50.2%。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拖欠工程款共786.29亿元,增长25.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占拖欠款总额的47.3%35.7%
  2006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中本年到位的银行贷款576.15亿元,同比增长63.8%,占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比重的20.7%;占全部国内贷款的36.0%,比2005年提高9.5个百分点。出于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看好和人民币升值,外资直接进入房地产开发的资金大幅增加,本年到位的利用外资53.02亿元,增长62.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7.6%
  二、当前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2006年的投资看,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一)全社会投资增长幅相对较低,特别是城镇项目投资增速偏低。
  与全国及山东、江苏相比,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低7.3个、2.9个和3.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山东、江苏少3156.42亿元和1946.76亿元。其中城镇投资分别少2162.28亿元和921.11亿元,增速低8.6个和9个百分点。城镇项目投资(城镇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部分)只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8.3个百分点。
  (二)投资后续能力有所下降。
  2006年以来,城镇新开工计划总投资每月同比增速一直是负增长,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近40%。全年广东城镇投资新开工计划总投资3966.36亿元,同比下降18.8%。从全国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总量看,广东在全国仅处第4位,居于山东、江苏和辽宁之后。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从上年的30.1%下降到21.9%,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和江苏(见表一)。不少大项目还未正式开工,使得本年新开工的项目平均规模有所下降,2006年广东城镇新开工项目(除私人建房投资)平均规模为3817.38万元,比上年减少1448.82万元。从行业情况看,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减少主要原因是,2006年新开工的高速公路和电源项目有所减少。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在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扩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未来有效需求不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表一:
 

2006年新开工计划总投资情况表

单位:万元.%

地 区

新开工计划总投资

比去年同期增长

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

全 国

67035.66

-4.4

30.9

广 东

3916.55

-18.6

21.9

山 东

6182.31

-16.5

41.3

江 苏

4744.00

4.4

36.3

浙 江

3715.63

12.7

26.7

辽 宁

4242.22

39.8

50.5

  (三)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较快。
  2006年,广东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5106.44万平方米,增长9.0%;商品房屋销售额2490.64亿元,增长19.5%;加权平均房价每平方米5314元,增长11.9%。其中广州、深圳两市平均房价分别为6545元和9384元,同比增长22.4%25.3%
  三、2007年广东投资展望
  尽管2006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但是广东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的因素未变,预计2007年广东整体投资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主要是:
  (一)推进本轮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
  2006年广东经济增长14.1%2007年经济有望承接2006年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从各国经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看,重工化阶段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广东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开始向工业化成熟期迈进的发展阶段,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为重工化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增长的空间,因此,2007年投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不会发生变化。另外,投资价格保持平稳,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2005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轻微上涨0.7%,涨幅减少0.9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制约投资增长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在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前期,煤电油运相对紧张,经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建设,这些行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投资增长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三)企业对投资热情不减。
  2006年,企业利润增幅大幅提高,企业盈利大幅度增长,企业可用资金充裕,在目前短期流动资金过剩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企业富余资金可能流入投资领域,企业投资需求依旧很旺盛,这是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回暖。
  前年来,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慢,商品房屋市场供小于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需求拉动的,这一动因在短期内不会改变。2007年,强劲的市场需求下,受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尤其是土地控制和户型控制,很多项目未能在2006年开工,2007年受户型结构调整而影响的项目将会进入施工阶段,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需要从解决供求矛盾入手,加大供给,根本扭转供需失衡的状况。因此,预计2007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会保持快速增长,并带动相关行业投资增长。
  (五)优化经济结构仍然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速
  在广东历年投资形成的资产中,有一部分是低效、落后的生产能力,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严重,与建设环保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需要增加新的投资逐步代替落后产能,加强降耗、节能、环保和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另一方面,目前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都是国家鼓励需要发展的行业,而有些目前投资增长较慢,需要加快发展的行业,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设施建设,2007年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这种投资增长的客观必要性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城乡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中央将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保持投资平稳增长。根据以上对2007年投资形势分析,结合近年来投资走势,预计2007年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6%左右。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2025-01-06国家统计局:今年将继续组织开展劳动力调查
  • 2024-12-19云浮市经普办举办全市五经普资料开发应用培训班
  • 2024-09-20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答记者问
  • 2024-04-24云浮市召开五经普登记工作推进会
  • 2024-04-08市经普办到云安区调研指导普查登记及能源、劳动工资统计工作
  • 版权所有(c) 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维护:云浮市统计局    联系电话:0766-8988275   单位地址:云浮市政府大院北楼二楼   邮箱:yfstjj@163.com   
    ICP备案: 粤ICP备09015554号-1    网站标识码: 4453000050    公安备案: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