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废气 本期项目运行期间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废水 变电站间隔扩建不增加站内人员编制,无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3、噪声 为了减轻运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间隔扩建处采取修筑封闭围墙以达到降噪目的; (3)在线路设备采购时,应选择表面光滑的导线,毛刺较少的设备,以减小线路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根据《报告表》理论预测结果可知,本工程线路运行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限值(昼间55dB(A)、夜间45dB(A))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3类、4类标准限值要求。 4、固体废物 本工程无固体废物产生。 5、生态 在运营期,输变电工程的作用为变电和送电,不会发生生态破坏行为。 6、电磁辐射 为了减轻运营期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气设备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 (2)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严格按照《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相关规定要求,选择相导线排列形式,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 (3)定期巡检,保证线路运行良好。 (4)建设单位应在危险位置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在高压走廊内的停留时间。 根据《报告表》预测分析结果,本工程投产后,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投运后,拟建架空线路沿线处、对侧变电站扩建间隔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的频率为0.05k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即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同时满足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0.05k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