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消费者: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手段推销药品、保健品,侵害了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为维护老年群体健康与财产安全,现就相关风险提示如下:
一、常见虚假宣传手段
1.夸大疗效:宣称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具有“治疗疾病”“替代药物”等功效(如“根治糖尿病”“抗癌”等),药品未按照审批内容或说明书夸大宣传功效;把一些辅助治疗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的康复治疗仪声称可以助睡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邀请老年消费者免费体验;将需经验配后使用的助听器宣称免验配产品低价销售等。
2.虚构成分:谎称含“稀缺原料”“专利技术”或“国外进口”,利用“高科技”概念误导消费者。
3.假借权威:冒用“医疗机构”“专家推荐”名义,伪造学术报告或虚构患者案例,虚构“国家级证书”“专利技术”等虚假背书。
4.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暗示包治百病、适应所有症状。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无依赖”、“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性用语,含有“唯一”、“精确”、“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绝对化或排他性的用语。
5.健康恐吓:以“免费体检”为名制造虚假健康危机,诱导高价购买产品。
6.免费陷阱:通过赠送礼品、免费旅游等方式吸引参与,后续进行高价推销。
7.亲情营销:以“关爱老人”名义拉近关系,骗取信任后兜售高价产品。
二、常见虚假违法广告
1.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广告的行为。
2.在广告中假冒名医、神医或者冒用知名专家名义,形象推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神医“广告,以及假借传统中医理论,“伪科学“等虚构、夸大药品功效。具有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神药”广告。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者治愈近视等误导群众健康观念的广告。
3.保健食品广告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4.普通食品广告宣传具有保健功效或者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以及借助宣传食品原料的功效、功能明示或者暗示食品本身不具有的或者未经合法允许宣称的功效、功能的行为。
三、风险提示
1.核实资质:警惕非正规渠道宣传。登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验证。警惕非正规渠道宣传:药品、医疗器械需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官网:https://www.nmpa.gov.cn/),购买前可查询批准文号。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识及批准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可查验)。
2.拒绝绝对化用语:凡宣称“包治百病”“根治”“永不复发”“最新科技”等绝对化用语的产品,均涉嫌违规。
3.勿信“免费”“噱头”:谨慎参与健康讲座、免费体验活动,避免信息泄露、冲动消费、被诱导消费。
4.咨询专业人士:用药或购买保健食品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勿自行替代药物治疗。
5.留存消费凭证:妥善保管购买凭证、发票、宣传资料、聊天记录、视频、现场录音录像等证据材料,便于维权举证。
四、投诉举报途径
如遇虚假宣传和虚假违法广告,可拨打0766-12345、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或登录全国12315网络平台(www.12315.cn)等方式进行投诉举报。
请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老年消费安全,加强家庭关爱与科普宣传,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共建诚信健康市场环境!
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21日
版权所有:云浮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像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维护单位: 云浮市市场监管局信息中心 您是第 1103029 位访客
粤公网安备 44530202000010号
ICP备案号:粤09015554号-1网站标识码:4453000050
建议使用IE9.0版本及以上浏览器、分辨率1280*960浏览本网站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是否继续?